BiCS FLASH™
BiCS8 FLASH™ SSD

BiCS8 FLASH™ SSD

BiCS5 FLASH™ SSD
BiCS5 FLASH™ SSD

铠侠闪存技术BiCS FLASH™的诞生

铠侠的前身东芝于1987年正式研发成功 NAND闪存,并在公元1991年独步全球率先投入量产。通过设计准则及制程,不断提升 NAND 闪存的容量。然而,在有限的平面制程之下还需提升 NAND 闪存的容量,已相当不容易。为了解决内存储存量不足的问题,铠侠运用全新技术将闪存芯片垂直堆栈,并在 2007 年发表 3D 闪存堆栈技术,现今为全球最大的闪存供货商之一。根据上述基础,进一步研发相关技术推出了 3D 闪存 : BiCS FLASH™

BiCS FLASH™技术演进

随着 3D NAND 技术的演进,内存堆栈层数持续提升。

 

铠侠第八代 BiCS FLASH™ 3D 闪存 采用高达 218 层堆栈,并导入 CMOS 直接键合到数组(CBA)晶圆键合技术,实现架构创新,满足智能手机、个人计算机、SSD 与数据中心等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高度需求。

 

在技术日趋成熟之下,单颗 NAND 的单位成本有效降低,同时单位储存容量持续提升,进一步实现更优异的成本效益

BiCS FLASH™ Technologies

BiCS FLASH™ 第 8 代 3D 闪存

KIOXIA BiCS8 FLASH™

Data Center Efficiency

 

 

3D NAND 特色 

高密度与高容量
2D NAND 系指在受限的平面上加上BiCS FLASH™颗粒,但随着需求与技术的演进,平面模式能排列的颗粒相当有限,因此在技术进步的趋势之下促使了3D NAND技术的诞生。 而新技术3D NAND以2D NAND为基础,将堆栈的方式由平面改为立体结构,大幅提升了BiCS FLASH™颗粒可堆栈的空间,除此之外扩增了许多储存空间。

高写入速度

通过3D立体堆栈方式使得BiCS FLASH™单元间的距离相较2D NAND大幅增加,内存单元的变异性下降,单次写入序列所处理的数据判读快,写入速度快。

稳定性高
相较 2D NAND 在平面制程微缩的难度和可靠度问题,3D NAND 垂直堆栈技术工法,大幅增加了BiCS FLASH™单元之间的距离,距离提升后彼此的干扰降低,稳定性提升。

低耗电量
BiCS FLASH™ 提升了写入序列数据量,指令周期明显提升,与2D NAND相比,大幅减少了处理数据的耗费能源,更加节电。
kioxia 3D NAND FLASH
 
 

NAND FLASH目标应用

KIOXIA BiCS8 FLASH™ Target Applilcation

 
闪存的应用早已深入日常与产业各层面,从个人计算机装置到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高效能平台,皆不可或缺。BiCS8 3D NAND 拥有大容量储存、高速读写与高效传输等特性,特别适合应用于需要高速数据处理与稳定效能的大数据环境,包括工业级 SSD、数据中心用 SSD与企业级 SSD等领域。
  • 企业级SSD
  • 工业级SSD
 
 
洽询车

你的洽询车总计 0 件产品

比较清单

最多可选择 4 件产品进行比较。

依据欧盟施行的个人资料保护法,我们致力于保护您的个人资料并提供您对个人资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许我们置放 Cookie 来提升您在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、协助我们分析网站效能和使用状况,以及让我们投放相关联的营销内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设定。 按一下「确认」即代表您同意采用目前的设定。

管理Cookies

隐私权偏好设定中心

依据欧盟施行的个人资料保护法,我们致力于保护您的个人资料并提供您对个人资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许我们置放 Cookie 来提升您在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、协助我们分析网站效能和使用状况,以及让我们投放相关联的营销内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设定。 按一下「确认」即代表您同意采用目前的设定。

查看隐私权政策

管理同意设定

必要的Cookie

一律启用

网站运行离不开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统中将其关闭。通常仅根据您所做出的操作(即服务请求)来设置这些 Cookie,如设置隐私偏好、登录或填充表格。您可以将您的浏览器设置为阻止或向您提示这些 Cookie,但可能会导致某些网站功能无法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