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CS FLASH™
BiCS8 FLASH™ SSD

BiCS8 FLASH™ SSD

BiCS5 FLASH™ SSD
BiCS5 FLASH™ SSD

鎧俠快閃記憶體技術BiCS FLASH™的誕生

鎧俠的前身東芝於1987年正式研發成功 NAND快閃記憶體,並在西元1991年獨步全球率先投入量產。透過設計準則及製程,不斷提升 NAND 快閃記憶體的容量。然而,在有限的平面製程之下還需提升 NAND 快閃記憶體的容量,已相當不容易。為了解決記憶體儲存量不足的問題,鎧俠運用全新技術將快閃記憶體晶片垂直堆疊,並在 2007 年發表 3D 快閃記憶體堆疊技術,現今為全球最大的快閃記憶體供應商之一。根據上述基礎,進一步研發相關技術推出了 3D 快閃記憶體 : BiCS FLASH™

BiCS FLASH™技術演進

隨著 3D NAND 技術的演進,記憶體堆疊層數持續提升。

 

鎧俠第八代 BiCS FLASH™ 3D 快閃記憶體 採用高達 218 層堆疊,並導入 CMOS 直接鍵合到陣列(CBA)晶圓鍵合技術,實現架構創新,滿足智慧型手機、個人電腦、SSD 與資料中心等資料密集型應用的高度需求。

 

在技術日趨成熟之下,單顆 NAND 的單位成本有效降低,同時單位儲存容量持續提升,進一步實現更優異的成本效益。

kioxia bics8

BiCS FLASH™ 第 8 代 3D 快閃記憶體

BiCS FLASH™ 第 8 代 3D 快閃記憶體

BiCS8 FLASH™ DATA CENTER

 

 

3D NAND 特色 

高密度與高容量
2D NAND 係指在受限的平面上加上BiCS FLASH™顆粒,但隨著需求與技術的演進,平面模式能排列的顆粒相當有限,因此在技術進步的趨勢之下促使了3D NAND技術的誕生。 而新技術3D NAND以2D NAND為基礎,將堆疊的方式由平面改為立體結構,大幅提升了BiCS FLASH™顆粒可堆疊的空間,除此之外擴增了許多儲存空間。

高寫入速度

透過3D立體堆疊方式使得BiCS FLASH™單元間的距離相較2D NAND大幅增加,記憶體單元的變異性下降,單次寫入序列所處理的資料判讀快,寫入速度快。

穩定性高
相較 2D NAND 在平面製程微縮的難度和可靠度問題,3D NAND 垂直堆疊技術工法,大幅增加了BiCS FLASH™單元之間的距離,距離提升後彼此的干擾降低,穩定性提升。

低耗電量
BiCS FLASH™ 提升了寫入序列資料量,運算速度明顯提升,與2D NAND相比,大幅減少了處理資料的耗費能源,更加節電。
kioxia 3D NAND FLASH
 
 

NAND FLASH目標應用

BICS8 NAND FLASH目標應用

 
快閃記憶體的應用早已深入日常與產業各層面,從個人電腦裝置到人工智慧與虛擬實境等高效能平台,皆不可或缺。BiCS8 3D NAND 擁有大容量儲存、高速讀寫與高效傳輸等特性,特別適合應用於需要高速資料處理與穩定效能的大數據環境,包括工業級 SSD、資料中心用 SSD與企業級 SSD等領域。
  • 企業級SSD
  • 工業級SSD
 
 
洽詢車

你的洽詢車總計 0 件產品

比較清單

最多可選擇 4 件產品進行比較。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
管理Cookies

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
查看隱私權政策

管理同意設定

必要的Cookie

一律啟用

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。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(即服務請求)來設置這些 Cookie,如設置隱私偏好、登錄或填充表格。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,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。